《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古代诗歌为精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篇名句。今天就让我们去诵读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同诗人一起去感受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的资料并用多媒体展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3.老师示范:(打节奏,并放笛声录音),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再次指导学生读(大家打节奏并放配乐)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3)谁来解释一下“折柳”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李白在夜晚听到幽幽的笛声,而且正好吹的是《折杨柳》这首歌,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由送别的伤感马上想到家乡和亲人。因此,本诗根据“折柳”的意象来表达“故园情”的。
(4)启发提问:《春夜洛城闻笛》中用了那些词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呢?学生大概会找到“玉笛”、“折柳”,教师板书。
(5)提问,激发创造力:
为什么唐人折柳代表送别呢?同学们猜一猜。这里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地说,教师最后总结两点:(1)、“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
(2)、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
五、熟读。
1、全体读,要求读出诗中表达的离愁别绪。2、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听读。3、小组比赛朗读,教师指导点评。4、全体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六、“故园情”系列诗词赏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夜》教学设计2知识点: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能力点:
培养朗读、品诗析句、表演诗的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德育渗透点:
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吟诵;
2、诗人为何而愁。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又以唐诗最为出色,先后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所以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
2、板书课题,齐读、释题。
二、欣赏、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边读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
2、既然是深秋夜晚和拂晓的景色,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冷和静。请听老师吟诵一下,同学们在图中标出景物。
3、请生汇报,师板书并释词。
4、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5、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景物分类吗?(“所见、所听”或“动态、静态”)
6、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文中哪一个字点明了作者这种心情。
7、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成功地借助了这些凄凉、孤寂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你觉得是怎样的忧愁让作者一夜未眠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此处隐藏19507个字……样的思想感情?
2、听着音乐,请几个学生读出作者的心里话,评评他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怎样读才好?自由练习,再请几位同学读,谁读得最好?
3、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互相学习。
4、师生合作读7、8自然段。
5、看图朗诵,练习背诵。
6、你看到了总理的一夜工作,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在图旁写一两句话。写后交流。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2、他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3、作者并没有用上"崇敬"这些词语,但在平实的语言中,却时时处处流露出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这就是作者成功的地方了。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一个一行,生字注音。
2、背诵7、8自然段。
3、有机会读读有关周总理的书。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
1 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头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文章作导入,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最后两段话,情感性强,我利用自己的激动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读出作者的心情,读出对总理的崇敬之情。
2 抓住重点句和词,理解课文4—8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读、画、想、说、议等形式感受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并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还让学生进入情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一两句对大家说的心里话。
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最后两段话作铺垫。
4 在学文中,引导学生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但我还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够:
1 调动学生情感还不到位,学生表达的欲望不强,所以课堂气氛显得沉。
2 指导学生朗读四和五自然段不充分。本来我是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对比一下我们平时读书写字有没有那么仔细,我们该怎样做才对?你觉得周总理是个怎样的总理?请带着感情去读句子。"我忘记实施,导致这里读不深透。
3 在学习完课文时,没有让学生再次质疑,这是一个遗憾。因为我还发现课文中有两个带"好象"的句子,它们都不是打比方的句子,学生到底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好像"也不是比喻句。后来我问了他们,大部分都说出,因为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关系,所以不是。
《夜》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情,引入课题
1、师:1998年的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与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师朗读宋小明的诗。大屏幕打出这首诗。)相信这首诗一定让咱们有所感触,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这首诗的哪些地方,让你有所触动?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你是这样的人》。)
2、说一说,读完这首诗什么地方触动了你?
3、师: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我相信你说的话也是其他同学最想说的话。同学们,为什么宋小明会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看课文。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一夜的工作》,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总理这一夜的工作的最大感受,你用哪个词语?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师:把你感受和感触特别深的地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近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可以轻轻地读,也可默读。
生汇报:
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⑴ 哪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为什么?
(重点理解“极其简单”“如此而已”。)
⑵ 体会到什么?
⑶ 想象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什么?
⑷ 指导朗读。
2、“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⑴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⑵ 谈体会。
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⑴ 齐读句子。
⑵ 怎样理解审阅?总理是怎样审阅的?
⑶ 你体会到什么?
⑷ 师导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
(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只是时钟“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总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
(第二组接读。)
师:夜更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只见他──
(第三组接读。)
师:东方发白,夜色烂珊,总理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
(第四组接读。)
⑸ 师:这一夜他休息过吗?睡过觉吗?他连打一个盹儿也没有。同学们,这一叠厚厚的文件,摆在总理的面前,重大的问题,棘手的问题,急迫的问题,需要总理去思考,需要总理决定。你说,总理的一夜简单吗?你说他会想到什么问题,他会思索什么文件?(出示一段话,师范读:“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_______。)请你把他想的写下来。
4、师:“我回来后……”
(生接读作者的心理话。)
⑴ 师:当你读完这句话,当你高声对全世界说,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激动、兴奋、骄傲。)
⑵ 师:请问你看到总理怎样的一夜?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吗?这是我们敬爱的总理走完生命最后历程时最后的几行脚步。
(课件出示字幕,师深情叙述总理生命最后一段日程。)
师:同学们,看完总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的生命历程,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齐声诵读这首诗《你是这样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